張徹,原名張易揚,1923年出生,祖籍浙江青田,在上海長大,在重慶的中央大學法學院政治系接受教育,畢業後加入重慶文化邉游瘑T會從事戲劇工作。四十年代,張徹開始從事電影工作,1947年編寫了第一個劇本《假面女郎》。1949年拍攝電影處女作《阿里山風雲》,該片主題歌《高山青》亦出自其手筆,流傳至今。
六十年代初,張徹輾轉來港,加入邵氏電影公司當編劇和導演。第一齣由張徹執導的邵氏電影乃拍於1963年的《蝴蝶盃》。
張徹一生曾參與超過百部電影製作,而他的高峰時期相信是他在邵氏工作時期。張徹在邵氏期間,一共拍下七十多套作品,當中不少乃家傳戶曉之經典之作,如《大刺客》(1967)、《金燕子》(1968)、《鐵手無情》(1969)、《十三太保》(1970)、《新獨臂刀》(1971)、《馬永貞》(1972)、《刺馬》(1973)等…當中最為人熟悉的,首推《獨臂刀》(1967);此片不單是他的代表作,他更憑此片一炮而紅,成為炙手可熱的大導演。1970年第十六屆亞洲影展中,張徹憑《報仇》一片榮獲「最佳導演獎」,而男主角姜大衛亦登上影帝寶座。
張徹之所以被稱「百萬大導」,在於他在六十年代引領香港電影潮流,武俠片《獨臂刀》(1967)是香港首部收入超過一百萬的電影,及後亦拍了不少賣座的影片,為邵氏公司打造十多年的「武俠世紀」,成就空前。張徹可說是武俠片的標誌,自1966年的《虎俠殲仇》開始,創出「陽光武俠浪潮」,拍出了自己的「陽剛美學」。他十分著重武術的表現,講求硬橋硬馬的真實力、真功夫,拳拳到肉,處處流露一種剛強的武力美學。除了中國功夫外,他更引進各國不同的武術,混合使用,既增加招式的可觀性,亦加強對觀眾之震撼力。此外,張徹處理影片有一套程式:主角赤膊對打,盤腸大戰,最後死掉;而影片調子亦非常重視男性之間的友誼,朋友之間的肝膽相照,義薄雲天,豪氣豪情。曾參演的武打巨星、武術指導和名導演多不勝數,包括王羽、羅烈、狄龍、姜大衛、陳觀泰、李修賢、傅聲(已故)、劉家良及吳宇森等,他們都對張徹非常尊敬,而當中不少人已拜張氏夫妻結為乾爹乾媽。吳宇森當年跟著張徹做了許多年副導演,後來拍的《英雄本色》(1986),亦根源於張徹。而近代香港電影的陽剛一派,張徹可說是開山祖師,影響深遠。2002年初,張徹獲得第二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同年6月22日因肺炎病逝,享年79歲。
天映邵氏片庫中的張徹電影作品
(以下列出之年份為電影上映或製作年份)
蝴蝶盃 (1963)
虎俠殲仇 (1966)
邊城三俠(1966)
斷腸劍 (1967)
獨臂刀 (1967)
大刺客 (1967)
金燕子 (1968)
大盜歌王 (1969)
獨臂刀王 (1968)
飛刀手 (1968)
鐵手無情 (1969)
死角 (1969)
保鏢 (1969)
遊俠兒 (1970)
報仇 (1970)
十三太保 (1970)
小煞星 (1970)
鷹王 (1970)
新獨臂刀 (1971)
大決鬥 (1971)
無名英雄 (1971)
拳擊 (1971)
雙俠 (1971)
馬永貞 (1972)
惡客 (1972)
水滸傳 (1972)
群英會之白水灘 (1972)
年輕人(1972)
快活林 (1972)
仇連環 (1972)
四騎士 (1972)
憤怒青年 (1973)
刺馬 (1973)
叛逆 (1973)
警察 (1973)
大海盜 (1973)
大刀王五 (1973)
方世玉與洪熙官(1973)
朋友 (1973)
蕩寇誌 (1973)
五虎將 (1974)
少林子弟 (1974)
洪拳與詠春 (1974)
哪吒 (1974)
少林五祖 (1974)
逃亡 (1974)
洪拳小子 (1975)
紅孩兒 (1975)
八國聯軍 (1975)
馬哥波羅 (1975)
八道樓子 (1976)
方世玉與胡惠乾 (1976)
蔡李佛小子 (1976)
少林寺 (1976)
江湖漢子 (1976)
海軍突擊隊 (1977)
射鵰英雄傳 (1977)
唐人街功夫小子 (1977)
射鵰英雄傳續集 (1978)
五毒 (1978)
南少林與北少林 (1978)
殘缺 (1978)
第三類打鬥 (1978)
生死門 (1978)
街市英雄 (1979)
雜技亡命隊s (1979)
賣命小子 (1979)
金臂童 (1979)
廣東十虎與後五虎 (1980)
少林與武當 (1980)
大殺四方 (1980)
鐵旗門 (1980)
飛狐外傳 (1980)
碧血劍 (1981)
叉手 (1981)
射鵰英雄傳第三集 (1981)
沖宵樓 (1981)
神鵰俠侶 (1982)
五遁忍術 (1982)
俠客行 (1982)
神通術與小霸王 (1982)
|